图片
图片
图片
上官婉儿(664年-710年),唐代才女,武则天时期“巾帼宰相”,以才情卓绝闻名于世。她自幼入宫,深得武后赏识,参与朝政决策,更以诗文名动长安。
其诗风清丽中见骨力,既承宫廷应制之典雅,又蕴山水流杯之逸趣,被后世誉为“唐代女性文学之巅峰”。《全唐诗》卷五收录其诗作二十余篇,清代学者彭定求评其“律句精严,意境深婉”,现代汉学家斯蒂芬·欧文更称其“以宫廷之眼观山林,融权贵之姿入自然”。
以下精选其十首传世佳作,涵盖应制、抒情、山水三大题材,既见盛世气象,亦显隐逸襟怀。
[1]
《彩书怨》
唐・上官婉儿
叶下洞庭初,思君万里馀。
露浓香被冷,月落锦屏虚。
欲奏江南曲,贪封蓟北书。
书中无别意,惟怅久离居。
此诗为思妇怀远之作,以秋景起兴,“叶下洞庭初” 点明时序,“思君万里馀” 直抒离情。“露浓”“月落” 二句,以夜露浸被之冷、空屏映月之虚,烘托独处孤寂;“欲奏”“贪封” 则通过 “江南曲”“蓟北书” 的矛盾动作,写尽对远人既盼传情又急诉衷肠的迫切。尾句 “惟怅久离居” 收束,将千言万语凝为 “久离” 之痛,语言含蓄却情致深婉,尽显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。
[2]
《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・其一》
唐・上官婉儿
三冬季月景龙年,万乘观风出灞川。
遥看电跃龙为马,回瞩霜原玉作田。
此为应制颂圣诗,开篇点明时间(景龙年冬月)与事件(帝王出巡),“万乘” 二字已显皇家气象。后两句以 “电跃龙为马” 状车马如电、龙驾腾跃之速,以 “霜原玉作田” 喻冬雪覆野、银田铺展之美,既渲染帝王出巡的威严气势,又以 “电跃”“玉田” 等奇丽意象,将冬日寒景写得壮丽非凡。全诗紧扣 “驾幸” 主题,用语宏阔,贴合应制诗 “润色鸿业” 的特点。
[3]
《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》
唐・上官婉儿
帝里重阳节,香园万乘来。
却邪萸入佩,献寿菊传杯。
塔类承天涌,门疑待佛开。
睿词悬日月,长得仰昭回。
诗写重阳节帝王驾临慈恩寺的盛景。“帝里”“万乘” 点明皇家规格;“萸入佩”“菊传杯” 以重阳习俗(佩茱萸辟邪、饮菊酒祝寿)烘托节日氛围,暗含对帝王的祝福;“塔涌”“门开” 二句,以 “承天”“待佛” 的夸张想象,状寺院建筑的宏伟与神圣;末句 “睿词悬日月” 将帝王题咏比作日月昭辉,既颂其文才,又彰其德泽。全诗融节日、寺院、颂圣于一体,典丽工整。
[4]
《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》
唐・上官婉儿
密叶因裁吐,新花逐翦舒。
攀条虽不谬,摘蕊讵知虚。
春至由来发,秋还未肯疏。
借问桃将李,相乱欲何如。
此为咏物应制诗,紧扣 “翦彩花” 的 “人工” 特性。前四句写剪裁过程:“密叶”“新花” 随剪而现,“攀条” 似真却 “摘蕊” 知虚,以细节凸显彩花 “假中见真” 的巧妙;后四句赞其 “春发秋疏” 的持久(实因人工不谢),末以 “桃将李,相乱何如” 的设问,含蓄调侃彩花与真花难辨,既显才思,又暗合立春日 “剪彩迎春” 的民俗。全诗构思精巧,以小见大,尽得应制诗的典雅含蓄。
[5]
《驾幸三会寺应制》
唐・上官婉儿
释子谈经处,轩臣刻字留。
故台遗老识,残简圣皇求。
驻跸怀千古,开襟望九州。
四山缘塞合,二水夹城流。
诗记帝王驾临三会寺的情景。前四句由寺中 “谈经处”“刻字台”“遗老识”“残简求” 等细节,暗写寺院历史之古、帝王探访之勤,隐含对帝王重文化、怀古迹的赞誉;后四句 “驻跸怀千古” 展帝王胸襟,“四山”“二水” 以壮阔的地理形势,烘托寺院的雄奇与帝王的宏远。全诗将历史、人文与自然景观融合,既有应制诗的庄重,又不失画面感。
[6]
《游长宁公主流杯池・其四》
唐・上官婉儿
玉环腾远创,金埒荷殊荣。
弗玩珠玑饰,仍留仁智情。
凿山便作室,凭树即为楹。
公输与班尔,从此遂韬声。
此诗赞长宁公主流杯池的建造之妙。前两句 “玉环”“金埒” 言其规格之高、受宠之盛;“弗玩珠玑” 二句转写主人雅趣 —— 不重金玉,而重 “仁智”(《论语》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);后四句 “凿山作室”“凭树为楹”,写园林依自然地势而建,以山、树为材,简素却精巧,末句以 “公输班尔”(古代巧匠)自愧不如作结,极言其天然胜人工。全诗以对比手法,突出园林的自然意趣与主人的雅致。
[7]
《游长宁公主流杯池・其五》
唐・上官婉儿
登山一长望,正遇九春初。
结驷填街术,闾阎满邑居。
斗雪梅先吐,惊风柳未舒。
直愁斜日落,不畏酒尊虚。
诗写春日游流杯池的热闹场景。开篇 “登山长望”“九春初” 点明时间与视角;“结驷填街”“闾阎满居” 以车马盈街、民居稠密,侧面写游人之盛;“斗雪梅吐”“惊风柳舒” 则捕捉早春细节 —— 梅破雪先开,柳因风未展,一 “斗” 一 “惊”,尽得生机;末句 “愁日落”“不畏虚” 直抒游兴之浓,唯恐日斜归早。全诗由景及人,由物及情,将春日游赏的欢愉写得鲜活生动。
[8]
《游长宁公主流杯池・其六》
唐・上官婉儿
霁晓气清和,披襟赏薜萝。
玳瑁凝春色,琉璃漾水波。
跂石聊长啸,攀松乍短歌。
除非物外者,谁就此经过。
诗绘雨后清晨游流杯池的清幽之景。“霁晓气清”“披襟赏萝” 先造清爽氛围;“玳瑁凝春”(水色如玳瑁映春)“琉璃漾波”(水波似琉璃莹润)以宝石喻水,极写池景之美;“跂石长啸”“攀松短歌” 则以游人的畅意动作,衬环境之幽;末句 “除非物外者,谁就此经过”,赞此处非世俗可及,似隐者之境。全诗以细腻的感官描写(视觉、动作),将自然之美与游赏之乐融于一体,意境超脱。
[9]
《游长宁公主流杯池・其七》
唐・上官婉儿
暂尔游山第,淹留惜未归。
霞窗明月满,涧户白云飞。
书引藤为架,人将薜作衣。
此真攀玩所,临睨赏光辉。
诗写留连流杯池的恋恋之情。“暂游”“淹留” 直抒不愿归意;“霞窗月满”“涧户云飞” 以窗含落霞、月,涧飘白云的画面,绘山居之幽;“藤为架”“薜作衣” 则写生活与自然的融合 —— 以藤引书,以薜为衣,简素而富有野趣;末句 “此真攀玩所” 总结,赞此处为赏玩佳境。全诗语言清浅,却通过 “霞窗”“藤架” 等具体意象,将山第的雅致与主人的闲趣娓娓道来,读之如临其境。
[10]
《游长宁公主流杯池・其八》
唐・上官婉儿
放旷出烟云,萧条自不群。
漱流清意府,隐几避嚣氛。
石画妆苔色,风梭织水文。
山室何为贵,唯馀兰桂熏。
此诗咏流杯池山室之贵。首二句 “放旷出烟云”“萧条自不群”,写山室超脱烟云、孤高不群的气质;“漱流”“隐几” 二句,以 “漱流清心”“隐几避尘”,表主人远离喧嚣的意趣;“石画苔色”(石上苔如天然画)“风梭水文”(风过波似梭织纹),以自然之景喻山室的天然之美;末句 “唯馀兰桂熏”,以兰桂的芳香(喻高洁品格)点题 —— 山室之贵,不在外物,而在主人的高洁。全诗托物言志,含蓄深远。
#诗词100首 #宋词 #元曲 #飞花令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汇融优配-股票配资网址导航-炒股配资平台选-怎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